一、入道之礼(对己之誓)
入道不拜神明,不拜师长,惟立誓于己心。
无需仪式繁重,唯在清心明念,向己而立:
“愿守道于心,不求显耀,不迷虚名。
愿每日省身,不负此生,不负本真。”
此即为入道礼之根本,独修之始。
二、静修之礼(每日持守)
- 拈香非敬神,而是敬己心。香一炷,心一念,即为道坛。
- 静坐非苦修,而是调炁安神。姿不拘形,神不外驰。
- 读章非念经,而是照己之心。念而思之,不可空诵。
- 持誓非显德,而是自警自明。可低声,可心念,皆可日用。
三、节序之礼(顺天应时)
四时八节,天地流转。修者不祭不祷,但应节而行:
节气 | 简行 |
---|---|
春日 | 清食净居,行于林间,感生机。 |
夏至 | 静坐早晨,避躁养心,观日升。 |
秋分 | 整室清物,理绪明心,感收敛。 |
冬至 | 夜坐一刻,藏炁护命,安于长夜。 |
四、持物之礼(修道日用)
- 衣可素简,不必特定颜色,唯洁净端正,不饰浮华。
- 食无禁忌,不强斋不劝荤,唯不贪、不虐、不纵欲。
- 器无专制,炉、香、垫、灯,皆为意境所用,非必需。
五、礼对他人(处世之道)
- 不评他修,不贬他教,不争说理,不求度人。
- 有人问,可言己行;无人问,不言所悟。
- 不以“修道”自傲,不以“不修”轻人。
六、守道之礼(持恒而终)
- 道非一时热忱,乃一生持守。礼不在多,而在恒。
- 可每日设「观心一刻」:清念昨日,问今心,照明己道。
- 可每月设「礼心一日」:不为人事所扰,不妄言、不妄欲。
七、明礼非执礼
- 礼为助道,非束道。
- 可有可无,有则助境,无亦可修。
- 不为礼制所拘,不执于形而忘本。
八、礼成则忘
修至久远,礼成于心,自然而行,便无所谓礼。
正所谓:
**不拜而敬,
不言而传,
不修而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