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道不可名,亦不立主
道无形无相,不受名目,不奉偶像,不建神明,惟以心守,自照无边。
二、非宗教,非门派,非归属
太上之道,非立宗门,不设师尊,无归依之礼,惟自修其道,自成其真。
三、不传教,不度人,不争心念
不以言扰人,不以道劝人,不以己心论人心。修道者,行于无声,自照而已。
四、不避世,不断情,不灭欲
情欲本无罪,惟应节制有度;不求清心寡欲,亦不沉溺放纵。道在俗世中,不在断世外。
五、富贵可行道,贫贱亦可守心
不以境遇为修行之限,不因得失弃道心。守道于盛衰之间,自有其光。
六、不执善,不纵恶,道心自照,因果自担
善不为邀功,恶不为宣戒。道者知因识果,不推不诿,自承自化。
七、修行非为超脱,非为彼岸
道不许诺彼岸,不应许愿升天。所修者是当下所行,所悟者是此身此念。
八、入世而不迷,历事而不执
历人事如观云水,居尘俗不失真心。清浊俱来,心如止水。
九、道不争,不露锋,不执力
不喜争先,不逐虚势。临势守和,藏势于柔。非畏斗,亦非逞强,惟审势而动。
十、道无功德,修无所求
修道非为积德以祈福,非为回报以生愿。所行为本,所修为心,乃无求之道。
十一、他人如何,不扰我道
他人道途,荣辱悲欢,皆其所历,非我所评。吾但守己,不为他念所动。
十二、人不扰我,吾自守道
不问评判,不惧误解。守道如初,行之不懈。
十三、道在人间,不在仙界
非遁世入山,非求羽化升天。道在茶饭之间,在行住坐卧之中。
十四、不求神通,不避疾厄
修道非为神异,不避病患,不逃老死。顺天行命,安于自然流转。
十五、道之所在,无需证明
道如风,如光,如水流山动,无法述而自明,不可证而自现。
十六、修道者,不自称高人,不妄评他人
不言我道高,不责人道低。不为道争,不以道施威。
十七、道心常照,非戒非律
非以条文束身,非以戒律断人。道心如灯,自省不息,是为不坠。
十八、不争信徒,不建威仪,不设神位
无庙堂、无神座、无香火。修者各自于心,听者各取所需。
十九、道无阶级,众生皆自修
无分高低贵贱,无分男女性别。皆可问道,皆可自证。